正月初三睡到饱(大年初三睡得饱)

2023-01-24 12:28:41 生活常识 83次阅读 投稿:百科君 在手机端查看
最佳答案“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旧时春节有“初三睡到饱”的习俗,一方面是因为大年初一初二老百姓频繁密集地走亲访友,需要好好休息一天来储备精力,以便参加后续更多的节庆活动。另一方面,大年初三的许多习俗,也恰好需要人们待在家里。..

正月初三睡到饱,大年初三睡得饱
正月初三睡到饱,大年初三睡得饱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旧时春节有“初三睡到饱”的习俗,一方面是因为大年初一初二老百姓频繁密集地走亲访友,需要好好休息一天来储备精力,以便参加后续更多的节庆活动。另一方面,大年初三的许多习俗,也恰好需要人们待在家里。
 

不同于初一初二出门拜年、互道恭贺等习俗,初三有较多禁忌。社会风俗卷中记载,“从年初二开始,拜年,派‘利事’的活动便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告结束。其中只有正月初三日,不相互拜年。”


在传统春节习俗中,初三不宜外出拜年。因此,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以求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而后将“赤口”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现在该习俗已经有所淡化。

正月初三睡到饱,大年初三睡得饱
此外,正月初三在广东地区又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所以民间不在这天宴客,以免冲犯“赤狗”。与此同时,深圳老一辈居民会在清早起来洒扫庭院,把年初一、初二两天的爆竹屑、糖果纸等垃圾清扫送出屋外空地,意味“送穷”,祈盼摆脱贫穷。唐人姚合有诗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北方家庭有年初三吃“合子”的习惯,俗称“初三合子往家转”,合子和饺子类似,是在两个面皮中夹上馅料,上下捏合成圆形,或再捏一圈花边,“合”取和和美美之意,象征家庭和美圆满。


同样是在初三,中国南北地区的民俗活动不尽相同,地域文化给春节期间的每一天打上了不同的烙印。每年的正月初三被北方地区的人们称之为“扫帚日”,人们会在这天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扫的时候讲究从外往里扫,有聚财之意;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是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等地,却是初三才回娘家;跨过淮河,在浙江嘉兴、湖州部分地区,初三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的日子,意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

声明:淘好源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317999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