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熔点是多少度,玻璃有没有固定的熔点
玻璃熔点温度是500度左右。一般的含硅金属氧化物玻璃(瓶罐玻璃、平板玻璃、仪器玻璃等)的熔化温度都在1400摄氏度以上,。玻璃这种材料是没有固定的熔点的。因为玻璃是混合物所以它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它的结晶物质也是不同的软化温度范围是根据很多因素去改变的。
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俗称石英石)。通常玻璃的熔点为1450摄氏度。此时玻璃呈液态,可以像水一样柔软流动,随随温度降低则逐渐转为浓稠,450摄氏度为玻璃的徐冷点,此时玻璃成为固态无法流动。
玻璃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在融熔点与徐冷点之间进行的各种加工制作,称为热工:在室温下进行的加工制作则称为冷工。常见的玻璃制品是在1300-1400摄氏度高温烧制后通过机械压模的方式大批量生产出来的,而手工铸造的玻璃艺术品则多是在850摄氏度的低温状态下烧制,玻璃块之间的空气因无法浮出表面自然形成气泡,许多玻璃工艺家索性利用这种气泡来丰富玻璃的美感,气泡由此也成为除了造型和色彩之外,欣赏玻璃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玻璃制造工艺在中国最早可以追到西周时期,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早期的玻璃工艺品几乎都是单色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玻璃在烧制过程中可以熔进许多化学成分,如红色的钽、蓝色的钴、绿色的铝、紫色的锰等来营造出多种颜色。如今的玻璃工艺品制作基本是先将窑中各种颜色的玻璃溶液由人工吹制成各种器型毛坯,再经过过手工切、车刻、堆花雕塑、描金上彩等,也有的需要重复烧烘方能显色。而其过程中的任何小变化和创新都可能使最终成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