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哪
忧患:忧愁祸患。安乐:安逸享乐。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指时时警惕,才能杜绝祸患。也指仁人志士为国家、百姓的忧患而奔波劳碌,为国家、百姓的安乐而奉献生命。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拼音为shēng yú yōu huàn ,sǐ yú ān lè,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告子下》中一则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为“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与“温水煮青蛙”的原理颇有相似之处。
现在也有人当做忧国忧民的意思,多用于引语。
示例
宋·陆九渊《与苏宰书》:“然君子每因是以自省察,故缺失由是而知,德业由是而进。屯难困顿者,乃所以成君子之美也,故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